迁台历史见证者讲述两岸故事:海峡两边是一家|口述爱爱

  中新社南京7月5日电 (记者 朱晓颖)黑白的照片与影像、斑驳的家书、在母亲坟前题写的诗文、有“想家”字样的衣物……5日,近300件老物件、46部影片亮相“我家的两岸故事”南京巡展。展览以数百位迁台历史见证者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两岸同胞骨肉相连、血浓于水的历史根脉。

7月5日,“我家的两岸故事”南京巡展开展。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展览分“离乡”“思乡”“新故乡”“返乡”四大主题,在此前巡展的基础上,新增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抗敌御侮、迁台后代返回大陆寻根问祖等内容。

  “山东菏泽是我出生的地方,台湾是我长大的地方。对我来说,两岸不是两家,是同一个家。”巡展上,年近九旬的台湾老兵高秉涵指着自己回菏泽老家的照片,忆起与家人的团圆时刻,仍然难抑激动。“我小名叫春生,老家人都以为我死在他乡。当我喊出亲戚的小名、互认身份时,我们紧紧抱在一起,痛哭流涕。这一刻等了太久。”

  “不少台湾老兵孤独终老。他们有句口头禅,‘生已是游民,死不能游魂。’”受老兵们生前所托,高秉涵在20多年间护送了100多位老兵骨灰回大陆各地的家乡安葬。

  台湾资深媒体人黄智贤观展后百感交集。“我的很多老师、同学、朋友都来自眷村。从小我有一半的时间在眷村里度过。从山东口音的‘包子、馒头’叫卖声,到香气扑鼻的牛肉面。眷村里五湖四海的饭菜背后,是两岸的牵绊。”在黄智贤看来,这些真实朴素的情感,是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源的具象表达。

  “办展的初衷,是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两岸的历史。”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沈庆京向中新社记者表示。他曾于20世纪80年代克服岛内重重阻力,出资筹拍电视纪录片《八千里路云和月》,为台湾民众了解大陆打开一扇窗。

  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于2017年启动“抢救迁台历史记忆库”计划以来,已探访1300余位迁台历史见证者,收集整理了文字史料、影音口述等内容,旨在通过特定时代下人物的真实境遇,勾勒出迁台历史的时空脉络。2019年起,该基金会在高雄、上海、台北、福州等地陆续开展“我家的两岸故事”城市巡展,南京站是展览的第七场。(完)

  尊敬的布林肯国务卿,现在您正在访华。作为一个与中国官方和非官方接触了50多年的澳大利亚人,我对这一消息表示欢迎,也希望与您分享一些严重的关切,并就未来道路提供一些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行程中包含参观“反恐和去极端化斗争主题展”。薛剑称,西方包括日本媒体的涉疆报道严重偏离事实,完全服务于美国对华遏制战略,所谓“强制劳动”“集中营”“种族灭绝”等谣言颠倒黑白。受此影响,不少日本民众对新疆的治安形势也产生负面印象。“主题展”可以让他们有机会了解新疆曾经经历过的那段黑暗,相信这会与他们亲眼看到的新疆各族人民幸福安宁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他还说,此行还将安排团员参访天池、吐鲁番火焰山、喀什古城等景区,领略新疆的人文自然景观。面对西方媒体的造谣抹黑,必须切实让事实说话,此次日本民众访疆活动必将为揭批美西方别有用心的反华涉疆谣言谎言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更深入地思考“涉疆问题”的背景和成因。

发布于:北京市
这个游戏出现在21世纪还是太怪了| 我看上了妈妈找的工作| 外星人| 俄国防部称乌克兰军队试图利用瓦格纳部队挑衅的机会发动反攻,瓦格纳为什么要叛变,目前当地局势如何?